体格生长
一、体格生长常用指标
体重、身高(长)、坐高(顶臀长)、头围、胸围、上臂围、皮下脂肪
头围、身长不需要脱衣服。先做。量床上做完顶臀长,上臂围,胸围,腹围,皮下脂肪。最后做体重。
在小孩右手位
量体重:先垫巾(不要遮读数),调零,尿不湿脱掉。3.40kg,小数点后两位。
量身长:量床有头板,脚板。垫巾(叠在里面,不遮读数)。身长48.0cm,小数点后一位。
上部量,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,小于顶臀长
下部量,身长减去上部量。
头围,小数点后1位。
胸围,左侧乳头下缘,肩胛下角。吸气末一个读数,呼气末一个读数,取平均值。小数点后一位。
腹围。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,小数点后一位。
上臂围,左上肢,小数点后一位。
皮下脂肪。环境温度适宜,隐私防护做好。捏起来调零,脐旁,锁骨中线。纵向捏起,手横着。hold键
二、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
(一)体重
男3.3kg,女3.2kg。生后3月2倍,12月3倍。
出生后一周内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。下降幅度超过10%或者第十天还未恢复,则为病理状态。
年龄 | 体重(kg) |
---|---|
出生 | 3.25 |
3~12月 | (x+9)/2 |
1~6岁 | x*2+8 |
(二)身材
1.身高(长)
3岁以下测量身长。
年龄 | 身长(高)(cm) |
---|---|
出生 | 50 |
12月 | 75 |
2~6岁 | x*7+75 |
2.坐高(顶臀长)
3岁以下儿童仰卧位测量的为顶臀长。头顶到坐骨结节。
3.指距
两上肢水平伸展时两中指尖的距离。
若大于身长1-2cm,则长骨发育异常。如马方综合征(拇指征,腕征)。
(三)头围
经眉弓上缘、枕骨结节左右对称环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。
出生时33~34cm,1岁46cm,2岁48cm。2岁以内最有价值。
(体重,身高,头围都是前3个月和后9个月增长值差不多。)
(四)胸围
平乳头下缘经肩胛角下缘平绕胸一周为胸围。(吸气、呼气的平均值)
出生时胸围32cm,略小于头围1~2cm。1岁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。
(五)上臂围
经肩峰与鹰嘴连线中点绕臂一周即为上臂围。
筛查1~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:
>13.5cm为营养良好
<12.5cm为营养不良
(六)皮下脂肪
腹壁皮下脂肪;背部皮下脂肪
(七)身材比例与匀称性
1.头与身长比例
头身比新生儿1/4,到成人1/8
2.体型匀称
3.身材匀称
顶臀长占身长的比例由0.67下降
4.指距与身高
正常时指距略小于身高
三、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
四、体格生长评价
(一)原则
(二)评价内容
1.生长水平
早产儿应矫正胎龄至40周胎龄(足月)后再评价。
身长至40月龄,体重至24月龄,头围至18月龄后不再矫正。
比如36+1周出生的12月龄,矫正后11月龄,按11月龄评价。
2.生长速度
生长曲线最简单、直观。生长速度较生长水平更真实。
3.匀称度
- 体型匀称度:身高别体重(W/H)和年龄的体质指数(BMI/年龄)
- 身材匀称:坐高/身高
(三)数据统计学表示方法
三分法:下、中、上
五分法:下、中下、中、中上、上
六分法:下、中下、中-、中+、中上、上
-2SD | -1SD | x̅ | +1SD | +2SD | 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P3 | P25 | P50 | P75 | P97 | ||||||
下 | 中下 | 中- | 中+ | 中上 | 上 |
1.均值离差法
平均值加减标准差(SD),±2SD包括总体的约95%
2.百分位数法
P3~P97包括总体的约94%
3.标准差的离差法
Z=(x-x̅)/SD,±2以内正常